新闻动态
新闻动态
新闻动态

记09级历史系硕士班卢沟桥考察活动
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1-04-19 01:51:00 阅读量:

四月的北京,花红柳绿,春意盎然,19日上午,伴着春风,迎着阳光,我们09级历史系硕士班集体来到了京郊永定河畔的卢沟桥景区。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沧桑的宛平古城、卢沟石桥,心中顿时升起历史的沉重感。宽阔的广场两面,矗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塑,描绘了当年人民群众修桥筑路热火朝天的场景,一幕幕生 动逼真,仿佛置身其中。顺着广场中间的主干道漫步前行,便开始了此次卢沟桥之旅。
  早在13世纪,卢沟桥就闻名世界。意大利人马可·波罗在他的游记里,十分推崇这座桥,说他“是世界独一无二的。”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,说他们“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。”我们常用“卢沟桥的狮子——数不清”这句谚语来说卢沟桥石狮之多,据史书记载原有627个,后来经有关部门清点,逐个编号登记,统计现共存大小各种形态石狮子501个,这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。
  更绝的是这些石狮子造型生动逼真,引人入胜。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《名闻中外的卢沟桥》一文中曾对此有过极为生动的描述:“……有的昂首挺胸,仰望云天;有的双目凝神,注视桥面;有的侧身转首,两两相对,好像在交谈;有的在抚育狮儿,好像在轻轻呼唤;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,高竖起一只耳朵,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——真是千姿百态,神情活现……”这些石狮多为明清之物,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。经过八百多年的时代变迁,历经金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和新中国几个时期的修缮,如今的卢沟桥已成为一座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博物馆。通过这些融汇了不同时期艺术特征和风格的狮子雕刻,可以了解我国石雕艺术的发展史。天下名桥各擅胜场,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,誉满中外,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!
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在此爆发,由此掀起了长达八年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。遥望桥对面的抗日战争纪念馆,台阶上有一座高四米的艺术雕塑——《狮醒》,《狮醒》与卢沟桥上闻名中外的石狮遥相呼应,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。每一个狮子,都是历史的见证者,他们见证了宛平城的沧桑演变,见证了中国曲折艰难的抗战历程,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之路,他们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。
  卢沟桥东面有座石碑,上面刻有乾隆御笔“卢沟晓月”的题词。传说每当五更天晓、月儿西沉之时,这儿观赏的月色特别佳美妩媚,因此在金代即被列入燕京八景之一。“卢沟卧虹传千古”历经八百多年风风雨雨的 卢沟桥,是一座历史的桥,一座艺术的桥,一座科学的桥,更是一座英雄的桥。同学们纷纷在此处合影留念。
  桥的东头就是宛平县城,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卫京都的拱极城。在这里爆发的“卢沟桥事变”,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,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。现在,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。城内北侧建有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”。城东侧辟为“抗日战争烈士陵园”。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古桥陈列馆。
  伟大胜利彪炳史册,光辉精神照耀千秋。在抗战雕塑园里,大家参观了各种表现中国人民抗战历史的雕塑,他们像历史的记录者,记录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曾经的伤痛和屈辱。松柏苍翠,新叶绽放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雄伟。走进展厅,我们参观了“伟大胜利—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大型主题展览”。展览通过900多件文物、600多幅图片和大量雕塑、模型,全面反映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 抗日战争历程,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,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深远意义和历史启示。在孙超和张振伟同学的讲解下,同学们边走边看之余不停提出问题,参观结束后,大家一致表示,要牢记历史、不忘过去、珍爱和平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和学习。

20140102141042753.jpg

太平洋在线官网会员xg111 - 移动端官网进入 版权所有
<本站管理:lishixi>
备案号:京ICP备14032167号